《世界历史》01 人类历史的开端—石器时代的人们
01 人类历史的开端—石器时代的人们
我们的世界充满惊奇,从原始的蛮荒,经过无数的年代,生命经历了严酷的考验。自然界简单的生命形式演变成了更为复杂的植物和动物,重大的气候变化曾经威胁到所有生命形式的存在,但生命延续了下来。
大约两百万年前,改变这个星球命运的生物出现了。
站在世界史最远端的是石器时代的人们,人类是大自然的儿女,是自然界几十亿年进化的产物。但是,在一百多年以前,人们还把人类的起源归结于某个万能、全知的神,几乎每一个民族都有神创造人的美丽神话。
基督教认为人类是上帝创造的。《圣经》创世纪中说:上帝用5天时间造昼夜、天地、植物、水生动物以及日月星辰,到了第六天用泥土造了一个叫亚当的男人,后来见亚当孤独又抽出他一根肋骨,将它变作一个叫夏娃的女子,与亚当结为美满夫妻。所以我们人类都是亚当和夏娃的子孙。
人们曾经对这一说法深信不疑,并因此还引发了一些有趣的理论。有个叫厄谢尔的爱尔兰大主教,根据《圣经》的说法,推算出上帝造人的时间是公元前4004年。牛津大学圣约翰学院的神父,进一步把来当诞生的时间精确到小时,即公元前4004年3月23日上午9点整。在这些神父看来,我们的世界史是从这一时刻开始的。
古希腊米利森学派中的阿纳克西曼德提出,人是从海里的一种很像鱼的动物变化过来的,如果不算原始人的图腾崇拜,这恐怕是人类起源于动物界的最早说法了,我们把这种说法称作自然发生说。
进化论学说的发展历程
18世纪,现代生物学分类的鼻祖瑞典植物学家林耐发现人类和类人猿有许多相同之处,因而在拟定动物分类系统时,将人和类人猿分到一起,通称为灵长类,就是头等聪明的意思。这种分类,为揭开人类起源和世界史开端之谜提供了新的思路。
法国科学家布丰使这一学说得以进一步发展,他提出了人猿共祖的假设,但他还处在基督教思想专政的末期,所以,他的想法刚一提出便遭到《圣经》捍卫者们的围攻,在巴黎大学当众道歉才勉强过关,但他的思想影响了他的学生拉马克。
拉马克是进化论的伟大先驱,他于1809年发表《动物学哲学》一书(当时,法国大革命吹来思想解放的春风,创造了一种自由、开放的思想氛围),书中系统提出进化论的观点,这个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物种进化说,认为一切生物都因自然的作用才得以产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演化,开始简单、逐渐复杂。
布丰和拉马克师生二人,打破了特创论的一言堂,在人类自我认识史上功不可没,剩下的任务就是为进化论再添一把火,将进化论这块生铁炼成令人信服、坚韧无比的好钢,说服仍然相信特创论的知识界。担当起这项历史重任的人是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1809~1882)。
达尔文1831年底乘英国的贝格尔号参加了一次周游世界的考察,走了五年,到了很多地方:到过美洲、到过澳大利亚,收集了很多的标本。1836年10月回国以后他又用大约20年的时间,收集资料、潜心研究,于1859年发表了划时代的巨著《物种起源》。他指出: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自然界长期演化的产物,但没有涉及人类的进化问题。
1871年他出版了《人类的由来及其性选择》,第一次描述了人类进化地图景。达尔文认为:在自然条件下,一切生物都要受周围环境的影响而发生变异,能够发生有利变异的物种就能生存和发展,不能发生有利变异的物种就必然被周围环境所淘汰。
这个基本原理在同时代的中国,即清末的时候,被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严复概括为八个字,叫作“物况天择、适者生存”。
注释1:
恩格斯将“进化论”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另外两大发现是“细胞学说”和“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早在进化论确立之前,考古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已经发现了许多古人化石以及伴生的打制石器及其它工艺品。但在进化论确立之前,人们还想像不到,在亚当夏娃出现之前会有人类存在,所以他们无法理解这些发现的含义。
进化论确立之后,欧洲知识分子开始到世界各地寻找远古人类的痕迹,陆续成功的发现大量古人类的化石与他们使用的工具。
寻找远古人类的痕迹
能人
地球上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在非洲坦桑尼亚的奥杜威峡谷发现的能人,发现者是英国古人类学家利基夫妇。利基在剑桥大学完成非洲史前史学业后,一心到东非去寻找古人类化石。他的这个想法在当时人看来十分幼稚,因为在20世纪前半期,有关早期人类的大发现都集中在亚洲,比如印尼的爪哇人、中国的北京人,但是利基却执意要去非洲。
他选择了坐落在坦桑尼亚北部平原上的奥杜威峡谷,这是一道长40公里、深100米的谷地,利基夫妇在那里锲而不舍的工作了几十年,结果有志者事竟成,他们终于在1961年发现了最早的人类遗存,定年在170至190万年前。从能人开始,世界历史进入了它的最初阶段-石器时代。
南方古猿
“在能人之前还有更早的人类祖先南方古猿,南方古猿是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陆续发现的一组变异很大的化石,存在的时间大概从五百多万年前到一百万年前。这些化石的发现具有很大的意义,因为在此以前,人们普遍认为,人类的两个基本的特征就是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这两个特征是同时出现的。然而,南方古猿的发现推翻了这个结论。南方古猿普遍能够直立行走,但不会制造工具。”
有关这方面的最直接的证据就是利基夫人在1976年于坦桑尼亚奥杜威峡谷以南的一个叫作莱托利的平原上发现的两个南方古猿个体的脚印。
莱托利平原上有一座火山,火山曾经喷发过,在它的周围形成了很厚的火山灰的沉积层。考古队员们有一次在打闹当中,用大象粪互相击打,有一个队员倒地后发现火山灰的凝结层当中有动物的脚印痕迹,考古队员们就顺着这个痕迹挖了下去,挖出了一条几十米长的脚印带。
“在脚印带当中,有两个南方古猿个体的脚印,一个是成年的、一个是小孩的,在它们脚印周围还有许多动物的脚印,所有这些脚印都显得从容不迫,看来它们已经对火山的喷发司空见惯了。”
注释2:
为什么我们说地球上最早的人类化石是能人,而不是南方古猿?
答:南方古猿能直立行走,但还不会制造工具。所以科学界普遍认为南方古猿处于从猿向人的转变过程中,即南方古猿是人类的祖先,但不是完全意义上的人类。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石器是人类祖先生存斗争的基本武器,根据工具制作技术的不同,石器时代又分成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两大阶段,两大阶段之间插着一个过渡阶段,人称中石器或细石器时代。
旧石器时代时间是从180万年前一直延续到约15000年前,由于时间久远,考古学家为了认识的方便起见,又把这个时期分成三个较短的时期: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
旧石器时代早期自180万年前至20~30万年前。
这个时期的人类还带有猿的特征,所以被称为猿人。比如最早的能人脑量不只有500至700亳升,身高在1.2至1.4米、能直立行走。较晚期的猿人,如非洲的奥科托姆人欧洲的海德堡人、亚洲的北京人、蓝田人等,脑量虽然增大到750至1059毫升,身高增长到1.6米左右,但还是同现代人有显著的区别。尤其头骨构造仍具有猿的特征,吻部、眉脊突出、前额矮平、没有或只有很小的下颌。
猿人的食物来源要靠采集和狩猎。他们采集和狩猎的工具主要是用砾石相互敲打成多面体、棱锥体、石片之类的敲砸器。他们用这些粗糙的工具刺杀、猎捕、切割性情比较温和的大中型动物,如长颈鹿、野马、大象、河马、羚羊等等。至于鸟类、鱼类、昆虫、鸟蛋、植物块根果实甚至昆虫就更是早期人类的果腹之物了。随着上百万年生存经验的积累,旧石器早期的人们逐渐能按照自己的预想去生产自己的产品,于是出现多用途的石器,像两面打击成型的手斧、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之类。
在100多万年前至50万年前这段时间里,世界一些地区的古人类相继掌握了人工控制天然火的技能。考古学家分别在肯尼亚的切期旺贾以及我国山西芮城西候度、北京周口店猿人遗址发现了人工用火的痕迹。
火的使用在世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无论怎样估量都不过分。火被用来加工食物、取暖以及自我保护,烧制的食物不仅味道好、而且易于咀嚼和消化。高温加热的食物可以形成200多种新的化合物,促使人体内脏、大脑、骨骼、口腔的进化加快。火还被用来驱赶野兽、加工木器,导致人类猎取动物的水平空前提高,披毛犀、野牛、剑齿象这些大型野兽也就成了原始人的猎物。更重要的是,有了火,人类从此有再风餐露宿,迁入了可以遮风避雨的洞穴。这样在100万年前开始的四次大冰期当中,人类不仅在北半球的冰天雪地中生存下来,而且还迁徙到了旧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注释3:
在第四纪冰期中,气候变动很大,冰川有多次进退,分为4个冰期(glacial epoch)和3个间冰期(interglacial epoch)。一般认为现在的地球正处于间冰期。
第四纪大冰期在国际上的划分以阿尔卑斯山为标准,由老到新分为贡兹(Günz)、民德(Mindel)、里斯(Riss)、武木(Würm)等4个冰期。与此相对应,我国在这一时期也相应出现了以下冰期:
大理冰期-武木冰期:距今约7万-1万年
庐山冰期-里斯冰期:距今约37万-24万年
大姑冰期-民德冰期:距今约80万-68万年
鄱阳冰期-贡兹冰期:距今约120万-90万年
北京猿人的颅骨内腔结构证实,人类的分节语能力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约50万年前左右,与人工用火的发明在同一时期。
旧石器时代中期(大约25万年前到5万年前),人类开始从猿人阶段向我们现代人过渡。
“直立行走实际上不仅仅是解放了人的双手,而且它还引起了身体部位的某些相关的变化。具体到发音器官上,随着人的直立行走和腭部的隆起,人的吻部会萎缩,口腔和喉会形成一个直角,这个直角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地方之一,非常有利于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另外,从当时人类的情况来看,熟食的发明使得人类的咀嚼器官逐渐萎缩、牙床变小,口腔内发音器官的活动余地变得更大,这样非常有利于人类语言当中的共鸣和唇音的形成。”
大约5万年前,人类进入了旧石器时代晚期。这时的人在体质形态方面已经同我们现代人没有什么差别,三大人种的形成过程也已完结。
第一类是蒙古利亚人种,也叫黄种人;第二类是高加索人种,也叫白种人;第三类是尼格罗人种,也叫黑种人。黄种人主要分布在亚洲,白种人主要分布在欧美,黑种人主要分布在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
各人种之间体质形态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皮肤的颜色、眼睛的颜色、头发的颜色和体形。这些不同的特征是受不同的地理环境影响形成的比如说黑人大多数皮肤黝黑是因为这种黝黑的皮肤用于保护身体免受紫外线的伤害。大多数黑人的头发是卷曲的。是因为这种卷曲的发型可以提高身体的隔热性。再比如北部欧洲的白人大多数,鼻梁隆起、鼻腔狭长,是因为这种鼻型用于新华通讯社空气的加热。这些现象、特征进一步证明人类的体质是受到不同的地理环境的影响、逐渐地演变成的。但是这与智力品格方面的高低优劣没有什么关系。”
到了旧石器时代的晚期,石器制作的技术又有了很大的发展,像当时出现的间接打击法、钻孔法和摩擦法等等。
随着人类生存能力不断提高,人类的活动空间明显扩大,人类在晚期智人时代跨过白令海峡、飘过太平洋岛屿、成群结队在美洲和大洋洲安家落户。所以,第一批发现新大陆的移民,与其说是近代欧洲人,不如说是旧石器时代的亚洲居民。
注释4:
能人,直立人,智人,和现代人有什么区别,分别生活在什么时代?
能人: 最早的人类,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
特征:头骨壁薄,尾嵴不明显,平均脑量为637ml。颊骨比非洲古猿窄,身高1.2-1.3m,下肢直立行走,手指能对握,还能制造石器。
直立人:最早会用火的人类物种,从能人(猿人)进化而来,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
特征:面部比较平扁。与能人相比,身材明显增大,平均身高达到160厘米,体重达到约60公斤。它们最早能够按照心想的某种模式来制造石器。后部牙齿减小,应使相应的牙床和支持面部及下颌骨的骨结构减小,这显然与直立人更多地和更经常地以肉食代替若干植物性食物有关。前部牙齿则扩大了。
智人:又分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两个发展阶段。
早期智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中期,不仅会保存天然火,还学会了人工取火。
特征:这个时期的人类与现代人更为接近,但仍带有许多原始性质。
晚期智人:生存年代大约从五万年前开始,直到现代人出现。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特征:这个时期的人类除有某些原始性之外,基本上和现代人相似。文化上以有雕刻和绘画艺术,出现了装饰品。
注:晚期智人通常也叫做现代人,但现代人的概念,还是以指新石器时代以后的人类,即距今约一万年前至现在的人类为宜。充分适应于直立姿态,走路时两足交替跨步。
物质生活的改变伴随着精神生活的进步,在旧石器时代的尾声中,人类的语言随着人类分散到世界各地而分化成几千种语音、词汇和语法结构不同的分节语。只要有人存在,就能找到各种原始宗教的痕迹,如图腾崇拜、安灵崇拜、祖先崇拜等,以及以洞穴壁画和雕刻为代表的丰富多彩的原始艺术。这些岩画描绘出表达他们喜怒哀乐的情调。
这些早期人类的绘画是文字长期发展历史中的第一步,正是这种技艺把我们与地球上其他生物区别开来,并为我们提供一个保存历史的方法。它意味着那史无前例无比瑰丽的文明社会的曙光就要升起在地平线之上了。
图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